一、进行申奥 (第1/5页)
《举国欢腾:北京获得二〇〇八年奥运会主办权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公孙世家gssj1.cc
●1999年9月6日,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申办委员会,经国务院批准成立。
●2000年8月28日,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会议在瑞士的洛桑举行,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的申办资格。
●评估团的维尔布鲁根说:“评估团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北京,北京奥申委的工作是积极有效的。”
●进行申奥
共和国故事・举国欢腾
新中国首次申奥行动
1991年12月4日,中国在洛桑向国际奥委会正式递交了承办2000年奥运会申请书。
当时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常务副主席、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率领申办委员会代表团,4日傍晚在国际奥委会总部,向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当面呈交了申请书。
萨马兰奇高兴地从张百发手里接过了申请书。他说:“你们从此开始了一个很艰难的历程。你们面临的对手很多。我祝愿你们的申请走好运。”
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和平与友谊象征,中国很早就有申办奥运会想法。早在1908年,当时《天津青年》在一篇题为《竞技运动》文章中,首次向国人提出3个问题:
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?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?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?
这3个问题对当时的人们来说,就如同天方夜谈,令人可望而不可及。
之后,1945年,当时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在重庆召开会议,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王正廷正式提出《请求第15届世界运动大会(1952)在我国举行案》,并获得与会人员一致通过。
这是中国第一次正式提出申办奥运会要求。但是在当时历史下,这一决议难以实现,而且提出的方式也不符合国际奥委会的申办要求,因而最终只能是一纸空文。
直到新中国成立后,崛起的中国才真正有实力来申办奥运会。
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共有5个城市,除了北京外,还有澳大利亚的悉尼、英国的曼彻斯特、德国的柏林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。
1993年9月23日11时30分,北京申办城市代表团在国际奥委会第一�一次全会上做了陈述报告,就是这最后短短的45分钟陈述报告,赢得了与会委员们的一致好评。
投票开始了,第一轮投票,中国以32票领先,悉尼以30票紧随其后,伊斯坦布尔仅获7票被淘汰。
在第二轮投票中,中国以37票名列榜首,柏林则以9票出局。
第三轮投票的开始,斯威士兰委员因故返国,只剩88位委员参加投票。北京获40票,仍领先于获37票的悉尼,曼彻斯特被淘汰出局。
北京一片“大热”令在场的代表团成员们欢欣鼓舞,人们都以为:2000奥运会的主办权将会落在中国北京。
北京时间1993年9月24日凌晨2时27分,全世界亿万人的目光,都通过电视屏幕集中在摩纳哥蒙特卡洛圣路易二世体育馆内,他们注视着讲台上的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。萨马兰奇就要公布选票结果了。
然而,此时,萨马兰奇的嘴唇吐出两个字:“悉尼”。
在最后一轮投票中,北京和悉尼的得票数为43票比45票,北京以两票之差落选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